搜索
              搜索
              您現在的位置:
              首頁
              /
              /
              /
              蘭西縣礦產資源總體規劃

              蘭西縣礦產資源總體規劃

              • 分類:通知通告
              • 作者:
              • 來源:
              • 發布時間:2023-04-19 16:12
              • 訪問量:

              【概要描述】

              蘭西縣礦產資源總體規劃

              【概要描述】

              • 分類:通知通告
              • 作者:
              • 來源:
              • 發布時間:2023-04-19 16:12
              • 訪問量:
              詳情

              2021-2025年)

               

               

               

               

               

               

               

               

              蘭西縣人民政府

              二〇二三

               

               

              為統籌蘭西縣礦產資源勘查、開發與保護,進一步調整優化開發布局,推動礦業高質量發展,促進礦產資源開發與經濟社會發展、生態環境保護相協調,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礦產資源法》《礦產資源規劃編制實施辦法》《黑龍江省礦產資源總體規(2021-2025年)》《蘭西縣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三五年遠景目標綱要,按照自然資源部關于全面開展礦產資源規劃2021-2025年)編制工作的通知》(自然資發202043號)、《黑龍江省自然資源廳關于印發<黑龍江省市縣級礦產資源規劃(2021-2025)編制指導意見>的通知》黑自然資辦發2020153號)、《市縣級礦產資源總體規劃編制要點》等要求,在充分調研論證并與省、市級礦產資源總體規劃銜接的基礎上,結合蘭西縣礦產資源特點,編制《蘭西縣礦產資源總體規劃(2021-2025年)》(以下簡稱《規劃》)。

              《規劃》主要細化和落實《綏化市礦產資源總體規劃(2021—2025年)》部署要求,有序安排“十四五”時期全縣礦產資源勘查、開發利用與保護工作。保護生態、保障發展,統籌安排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恢復治理工作,明確礦產資源勘查開發管理和規劃實施管理措施??h域內涉及礦產資源行業活動的相關規劃,應當與本《規劃》做好銜接。

              《規劃》基期為2020年,規劃期為2021-2025年?!兑巹潯贩秶鸀槿h所轄4鎮11鄉。

              一、礦產資源現狀與形勢分析

              (一)礦產資源概況及開發利用現狀

              蘭西縣隸屬黑龍江省綏化市。屬寒溫帶半濕潤季風型氣候。北青岡縣、望奎縣,東臨綏化,西界肇東縣,西北部與安達市相連,距省會哈爾濱市67公里。幅員面積2499平方千米。2020年,地區生產總值實現 74.3 億元,是2015年1.3倍,年均增長4.6%,實現了持續穩定增長,縣域經濟實力大幅增強。

              1、礦產資源概況

              蘭西縣礦產資源匱乏,截至2020年底,全縣發現的礦種僅有建筑用砂、建筑用粘土、礦泉水。

              建筑用粘土為粉質粘土,分布于呼蘭河階地上部、崗阜狀平原;均為露天開采,開采條件簡單。

              建筑用砂分布于呼蘭河漫灘、泥河漫灘及呼蘭河階地下部;均為露天開采,開采條件簡單。

              礦泉水位于縣城西北林泉村泉眼溝內,賦存條件良好。

              2、礦產資源調查評價與勘查

              蘭西縣進行過油氣普查找礦工作,并在綏化凹陷蘭西區塊做過預探、1/20萬農業水文地質調查、林泉礦泉水詳查等工作。

              截至2020年底,無有效探礦權設置。

              3、礦產資源開發利用現狀

              蘭西縣已開發利用的礦產為建筑用砂、礦泉水。建筑用砂分布于呼蘭河河道中,建筑用砂礦山全部停采。礦泉水資源位于蘭西縣城西北林泉村泉眼溝內,水質為含偏硅酸鍶型,已停產。

              截至2020年底,無有效采礦權設置。

              4、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治理

              根據《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規定》和《黑龍江省礦山地質環境治理恢復基金管理辦法》的文件精神,上一輪規劃期間,加大了“三區兩線”范圍內廢棄礦山的理力度,采取有效措施進行礦山地質環境的恢復與治理工作,建立健全礦山地質環境保護制度,礦山地質災害得到有效防治。

              5、上一輪礦產資源規劃實施評估

              1礦產資源開發利用與保護水平不斷提高

              第三輪規劃期間,全縣基礎地質工作程度明顯提高,有效調控礦山數量,對小型礦山的“關小、改中、建大”治理成效顯著,2020年建筑用砂開采總量達20萬立方米,礦山結構趨于合理,礦山布局進一步優化。

              2)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恢復治理能力不斷提升

              第三輪規劃期間,縣城周邊、省級以上自然保護區、風景名勝區、交通干線兩側可視范圍內禁止開采礦產資源。加大礦山地質環境監督管理力度,建立健全礦山地質環境保護制度,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恢復治理能力有所提高,礦山地質環境明顯改善,礦區生態保護成效明顯。

              )形勢分析

              “十四五”時期,是蘭西縣由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向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邁進的關鍵時期。礦業經濟重點任務是堅持綠色發展理念,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為蘭西縣的經濟發展提供助力。在此期間,蘭西縣礦業發展面臨以下挑戰:

              1、開發利用礦產種類少,且以往礦山企業全部停產,在規劃期應嚴格按照準入制度審批采礦權,推動技術與管理創新,提高礦產資源開發利用集約化、規?;?、綠色化開采利用。

              2、蘭西縣是我省農業大縣,基本農田幾乎覆蓋全域范圍,在一定程度的限制了礦產資源的開發利用。同時由于基本農田及保護區的限制,結合礦產資源的賦存狀況,全縣無大規模連片可用于礦業開發利用的區域。

              二、指導思想和原則

              (一)指導思想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全面貫徹黨中央、國務院支持東北地區深化改革創新,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重大決策部署,按照省十二次黨代會總體要求,結合蘭西縣礦產資源特點和經濟社會發展實際,科學規劃全縣礦產資源勘查、開發利用與保護,促進蘭西縣礦產資源開發利用經濟效益、環境效益與社會效益協調統一,生態文明建設實現新進步。

              (二)基本原則

              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新建礦山嚴格準入條件,強化資源開發合理布局、節約集約利用和礦區保護。推行綠色標準,實現資源開發、資源保護和合理利用相統一。

              1、資源保障與環境保護相協調

              按照生態文明建設要求,堅持把生態環境保護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堅持“誰開發,誰保護;誰污染,誰治理;誰破壞,誰恢復”原則,牢固樹立保護生態環境就是保護生產力、改善生態環境就是發展生產力的理念,加強礦產資源開發與保護的監督管理。強化礦山生態環境保護,促進形成資源開發與環境保護相協調統一的格局。

              2、資源開發與經濟發展有機結合

              以省級、市級規劃指標為指導,圍繞全縣經濟社會發展戰略,結合礦產資源稟賦特點,以保障經濟發展和城鄉建設對礦產資源需求為導向,統籌安排礦產資源開發利用與保護任務,科學合理設置礦業權規劃分區,服務地方經濟可持續發展。

              3、資源保護與合理利用相統一

              建立適應新常態的礦產資源管理體制,逐步形成礦地融合的運行新機制;建立適合本縣礦產資源利用和保護的創新體系,加強礦產資源綜合利用、環境保護的科學研究與技術創新,服務生態文明建設。

              三、規劃目標

              (一)礦業經濟

              “十四五”期間,進一步加大礦產資源勘查開發力度,建立和完善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要求的礦產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不斷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務質量,構建布局合理、結構優化的礦業開發體系。2025年,礦業總產值增長到70萬元,礦業經濟貢獻率進一步提升。

              (二)礦產資源勘查與開采

              鼓勵開采符合國家、省和市產業政策、資源儲量豐富、對生態環境影響較小的礦產資源,保證礦產資源開采總量與經濟社會發展需求水平相適應,提高資源利用效率,設置采礦權2個,對小、散礦山進行整合,優化礦產資源開采布局和開發利用結構,逐步形成規?;?、集約化的開發格局。

              (三)礦區生態保護修復

              建立健全政府為主導、企業為主體的礦山地質環境恢復治理體系。重點解決歷史遺留礦山生態環境問題,加快推進形成礦山地質環境保護和修復新格局。

              四、礦產資源勘查開發布局

              (一)礦產資源勘查開發調控方向

              根據區域經濟發展的現狀,兼顧礦產資源稟賦條件、成礦特點,加強地熱資源勘查,適度開采礦泉水資源及其他粘土。

              1、嚴格礦業活動準入

              礦業活動依法依規合理避讓永久基本農田、生態保護紅線、城鎮開發邊界。黑龍江蘭遠草原禁止勘查區,面積157.6平方千米,基本農田按禁止開采區要求進行管理。禁止勘查開采區及生態紅線范圍內,不得新設礦產資源勘查開采項目。

              2、礦產資源勘查

              結合我縣資源特點,優化結構,積極爭取政府出資推進地熱、礦泉水等礦產的勘查。落實級劃定的勘查區塊1個。管理要求:

              在建設項目批準的用地范圍內,臨時開采砂、石、土等資源用于本項目工程建設的,可不辦理采礦許可證,但竣工后不得再開采,并依法履行礦山地質環境治理恢復責任;在項目批準用地范圍以外開采砂、石、土資源的,必須按照法律要求申請辦理采礦許可證,同時采挖的砂、石、土資源也不能用于商業銷售或用于其它工程項目。

              堅持“生態優先”的原則,積極倡導綠色勘查,創新勘查技術方法,鼓勵新技術、新方法的應用,最大程度減少對生態環境擾動;構建多種融資渠道,充分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決定性作用,積極推進礦業權市場的管理改革;支持重要礦種調查及評價工作,積極爭取各級財政資金投入,引導社會資金開展重點礦種的勘查工作,鼓勵礦山企業加大接替資源找礦力度,實現找礦重點突破,提升能源資源保障能力;強化礦產資源監督管理執法,嚴格執行探礦權準入及退出機制,規范探礦權有序合規勘查。

              3、礦產資源開采

              在滿足重大工程和民生所急需的情況下合理控制砂石土礦開采,嚴禁占用耕地采挖磚瓦粘土礦,落實市級規劃布局,禁止開采礦種:泥炭、可耕地的磚瓦用粘土。

              落實級劃定開采規劃區塊1,本次設置其他粘土開采規劃區塊1。

              管理要求:

              深入貫徹綠色發展先行的科學觀念,依法依規科學開展礦業活動。涉及永久基本農田保護線、生態紅線及城鎮開發邊界的礦業權活動要嚴照按照相關法規政策執行。對重點礦種采用快批快上的原則,依法依規為礦業權人提供便利,新建礦山盡快形成產能。

              (二)礦產資源產業重點發展區域

              1、礦產資源開發重點區域

              按照省級規劃關于西部油氣地熱綠色發展核心區的勘查開發總體布局及市級規劃劃定的勘查規劃區塊。勘查主礦種為地熱資源。

              2、礦產資源產業結構調整

              對各類礦山限定最低開采規模,使其開采規模與占用的儲量相適應,合理利用礦產資源。對不符合安全生產條件、破壞浪費資源、嚴重污染環境的礦山,限期整改或予以關閉;推進集約化經營,積極引導小型礦山走集約化、規?;洜I之路,促進礦業開發穩步發展。

              礦業轉型升級方向和措施

              嚴格項目準入;提升資源效益;創建綠色礦山;提升產業層次;加強科技創新;強化節能減排。

              五、礦產資源開發與保護

              根據市場需求,合理確定開發強度,加強綠色開發與保護,優化開發利用結構,嚴格準入條件,促進礦業高質量發展。

              (一)合理確定開發強度

              依據市場基本需求、環境承載力、地質條件、資源保護等因素,落實《綏化市礦產資源總體規劃(2021—2025年)》規劃指標要求,對礦山開發強度進行合理調控。

              1、開采總量調控

              為進一步提高礦產資源綜合利用水平合理規范開發利用結構,到2025年礦山數量原則上控制到1個,如有重大項目設立礦權可向綏化市自然資源局申請,由市自然資源局統一調劑礦山指標,固體礦產開采總量控制在10萬噸左右。

              規劃開采其他粘土,年開采量原則上控制在49萬立方米以內。礦泉水開采量原則上控制在每天115噸,如市場需求大,可向市自然資源局申請調劑。

              2、礦山數量

              規劃期內礦山數量實行總量控制,其他粘土1家,礦泉水1家。

              管理要求:

              堅持礦產資源開采總量與經濟社會發展水平和需要相適應,統籌礦產資源稟賦條件和礦業開發布局,結合城鎮化、區域內重點工程的需求,逐步關停技術落后、浪費資源和環境污染嚴重、安全條件差的小型礦山,推動礦產資源向智能化水平高、技術力量強、產業鏈條長并承諾建設綠色礦山的精深加工龍頭企業聚集。

              按照“系統規劃、依法保護、科學開發、合理利用”的原則,對轄區內的礦山進行優化調整。切實保護耕地資源,嚴格控制磚瓦粘土生產,對所有磚瓦用粘土礦山全部實行關閉。

              (二)優化開發利用結構

              1、調整礦產資源開發利用布局

              配合省、市的戰略性礦產的勘查工作,爭取取得找礦突破;大力推進地熱資源的勘查開發力度,倡導綠色能源的開發利用。

              2、礦山最低開采規模

              根據資源分布情況,綜合考慮城鎮化要求和基礎設施建設規劃等因素,確定《規劃》其他粘土最低開采規模標準為10萬立方米/年,礦泉水最低開采規模標準為3萬噸/年。

              3、優化礦產資源開發利用結構

              礦山開采規模必須與礦床儲量規模相適應,嚴禁大礦小開、整礦零開,保證礦山企業的可持續發展。

              進一步優化礦山結構,對破壞浪費資源、環境污染嚴重、不符合安全生產條件、技術落后及達不到最小開采規模的礦山,限期整改、淘汰或關閉。推廣先進技術、提高資源利用效率。

              (三)嚴格開采準入條件

              1、應符合國家和省市產業政策,符合礦產資源總體規劃及相關的專項規劃。

              2、要具備法律、法規規定的、礦山建設規模必須與申請開采的資源儲量規模相適應,與其所從事礦業活動相適應的資金、人才、先進的技術和裝備以及環保治理等資質條件。

              3、堅持“誰開發,誰保護;誰污染,誰治理;誰破壞,誰恢復”的原則,按照綠色礦山建設要求嚴格采礦權的準入條件,提供符合要求的礦產資源開發利用方案和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土地復墾方案,并按照規定程序報經有關部門審批。

              4、礦山開采使其開采規模與占用的儲量相適應,生產規模要大于規定的最低開采規模。資源評價要有正規的地質報告。

              5、申報企業在前兩年內,無安全生產責任事故,未造成人員死亡,未發生環境污染事故,未受到環保、公安、安監、水利、林業等行政主管部門給予的行政處罰。

              六、綠色礦山建設和礦區生態保護

              (一)綠色礦山建設

              認真貫徹落實《綏化市礦產資源總體規劃(2020-2025年)》綠色礦山建設要求,按照《關于加快建設綠色礦山的實施意見》(國土資規〔2017〕4號)具體要求,結合蘭西縣經濟社會發展需求、資源環境特點和問題,通過政府引導、企業主體,標準領跑、政策扶持,創新機制、強化監督,落實責任、激發活力,將綠色發展理念貫穿于礦產資源規劃、勘查、開發利用與保護全過程,引領和帶動傳統礦業轉型升級,提升礦業發展質量和效益。

              1、依法辦礦。嚴格執行《礦產資源法》及配套法規規章及規范性文件,合法經營,證照齊全;礦產資源開發利用活動符合礦產資源規劃的要求和規定,符合國家、省、產業政策;認真執行《礦產資源開發利用方案》《環境影響評價報告》等規范要求和有關規定;未受到相關的行政處罰,未發生嚴重違法事件。

              2、規范管理。積極加入并遵守《綠色礦業公約》,按綠色礦山標準進行礦山建設;具備礦產資源開發利用、環境保護、土地復墾、生態重建、安全生產等規章制度和保障措施;推行企業健康、安全、環保認證和產品質量體系認證,實現礦山管理的科學化、制度化和規范化。

              3、綜合利用。按照礦產資源規劃與資源共伴生條件,合理開發,綜合利用,實行礦山開發利用工藝、技術和設備符合《礦產資源節約與綜合利用鼓勵、限制和淘汰技術目錄》(國土資發〔2010〕146號)的要求;節約資源,保護資源,大力開展礦產資源綜合利用,資源綜合利用率達同行業先進水平。

              4、技術創新。積極開展科技創新和技術革新,礦山企業每年用于科技創新的資金投入不低于礦山企業總產值的1%;不斷改進和優化工藝流程,淘汰落后工藝與產能,生產技術居同類礦山先進水平;重視科技進步,發展循環經濟,礦山企業的社會、經濟和環境效益顯著。

              (二)礦區生態保護修復

              1、新建礦山地質環境保護

              嚴格實行新建礦山地質環境保護準入制度,禁止審批對生態環境產生不可恢復治理的開采項目;采礦權人申辦采礦許可證,礦山地質環境治理恢復與土地復墾方案及其相關自然資源主管部門按規定審批備案要作為條件進行上報;建立和完善礦山地質環境恢復治理與土地復墾機制;落實礦山地質環境恢復基金管理制度,加強礦山地質環境恢復治理的認識和責任感,增強繳存基金的自覺性。自然資源行政主管部門、財政部門負責基金制度實施情況的監督檢查。新建礦山開工前或開工初期,礦山企業應接受自然資源和環境保護主管部門對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土地復墾的相關培訓;礦山在編制礦山地質環境治理恢復與土地復墾方案后,應向當地公眾進行公示,公開項目對環境影響情況、治理措施等,認真聽取當地公眾的意見和建議,保證公眾的廣泛參與權。

              2、生產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治理

              對現有礦山進行調查,逐步關閉、限制污染嚴重、破壞生態環境的礦山,限期整改沒有按照環境恢復治理方案要求進行治理的礦山;依法查處對環境造成污染與破壞且不治理的礦山,限期治理達標,情節嚴重的可依法吊銷其采礦許可證;生產礦山要遵循“邊開采,邊治理”的原則,依法履行土地復墾及環境保護的義務,對生態環境造成的破壞要及時復墾與治理恢復;嚴格控制生產礦山“三廢”排放,處罰超標排放礦山,獎勵零排放企業。

              3、閉礦及歷史遺留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治理

              采礦權人在礦山停辦、關閉、閉坑前,應依法履行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恢復治理義務。在完成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恢復治理工作后,向負責礦山地質環境治理恢復基金管理的自然資源行政主管部門書面提出檢查驗收申請,并提交礦山生態環境保護與恢復治理報告,驗收合格后方可正式批準停辦或閉坑。

              歷史遺留礦山堅持自然恢復為主、人工修復為輔,政府主導、社會參與,“誰修復、誰受益”等原則,吸引社會資本,破解資金短缺瓶頸,分類施策,分階段完成治理修復任務。

              七、規劃實施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確保規劃落實

              在人民政府的領導下,相關責任部門建立分工協作機制,加強規劃實施的組織管理,科學制定規劃實施計劃。將規劃目標分解細化并落實到具體責任人或礦山企業,明確責任分工和考核指標,完善評價體系和績效管理,并將目標執行情況作為相關責任人業績考核的重要依據或礦山企業辦理相關手續的必備條件,納入年度目標管理體系,統一考核。

              嚴格執行礦產資源勘查開發準入、退出機制,完善礦產資源有償使用制度、礦業權管理制度、礦產資源開發收益分配機制,加強礦產資源儲量動態管理,健全礦產資源勘查開發監督體系。建立規劃實施責任考核機制和規劃實施監督機制,提升礦產資源勘查開發管理水平。

              (二)健全完善規劃實施評估調整機制

              建立健全年度計劃與規劃銜接的機制,明確規劃重點任務的時間安排和順序,制定相應配套政策措施。隨著資源勘查、開發利用工作的漸進性,對已有勘查、開采規劃需進行調整的,可由原規劃編制單位對其必要性進行論證,審定調整方案,報原審批機構備案。

              建立規劃實施動態監測制度和規劃實施中期評估制度。加強對礦山資源儲量動態監測、礦山地質環境治理、地質勘查項目實施情況檢查等工作。適時對規劃實施、計劃執行情況以及規劃實施效益情況進行評估。

              (三)加強規劃實施情況監督檢查

              將規劃執行情況列為自然資源執法監察的重要內容,定期公布各地規劃執行情況。對違反礦產資源規劃勘查、開采礦產資源的,應予以糾正;造成礦產資源破壞的,要依法查處;構成犯罪的,要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通過媒體公告、網絡公示等手段對區域內礦山進行全方位監督,充分發揮新聞、報刊、廣播、網絡的作用,進行廣泛宣傳,提高公眾對規劃的認識,促進礦業權人依法進行礦產資源勘查、合理利用資源的自覺性,提高礦業權人對礦山地質環境保護意識,促進規劃的順利實施。

              (四)提高規劃管理信息化建設水平

              建立礦產資源規劃管理信息系統和數據庫的動態更新機制,根據自然資源部統一安排,實行規劃數據庫集中動態調整,根據地質找礦新發現和當年礦業權出讓計劃安排需要,對確需調整的勘查開采規劃區塊,進行集中調整,納入規劃數據庫。

              加快與其他礦政管理信息系統的銜接,完善規劃實施管理的動態監測、評價、預警技術,及時掌握礦產資源開發利用信息動態,努力建成具有信息管理、分析查詢、監督評價和輔助決策功能的規劃管理信息系統,提高規劃實施管理的效率,以信息化帶動管理科學化和服務社會化。

               

              暫時沒有內容信息顯示
              請先在網站后臺添加數據記錄。

              備案號:黑ICP 12002120號-1  黑公網安備23122202000103  網站標識碼: 2312220001 
              主辦:蘭西縣人民政府  承辦:蘭西縣人民政府辦公室 網站建設:
              中企動力 哈爾濱  網站地圖
              E- mail:05629519@163.com   Tel:0455- 5353988    

              国产精品视频三区,99免费人妻视频观看,久久无码av中文出轨人妻,国产亚洲毛片无码福利专区